精彩小说尽在利率推文!

首页资讯›朱茂森翟铁羽(新兵)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

朱茂森翟铁羽(新兵)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

《新兵》

朱茂森

军事历史 朱茂森 翟铁羽

最具实力派作家“朱茂森”又一新作《新兵》,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朱茂森翟铁羽,小说简介:《新兵》取材于53年前的1970年,主要反映一群13、4岁的部队子弟在20个月超长新兵角色的扮演中,如何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怀揣梦想成长的过程。...

来源:fqxs   主角: 朱茂森翟铁羽   时间:2023-11-14 02:31

《新兵》小说介绍

《新兵》中的人物朱茂森翟铁羽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朱茂森”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新兵》内容概括:一旦火点着了,要先往火苗上交叉放较细的柴,万不可大把塞进。等火苗见大了,才陆续放粗一点的柴并盖上炉盖,烧一会再添煤,而且要碎块的那种。每次添煤不需多,适量就好,…

新兵第5章 吓人的信号弹在线免费阅读

和团小队的执勤哨兵相比,新兵晚上站岗是不佩枪的,原因不得而知,却大体能猜出似与领导对新兵的自制力普遍看弱不无关系。但仅就形式而言,不佩枪的执勤效果,应该与饭店的厨师长在指导学艺的徒弟们用河沙替代菜蔬训练掂勺的技巧无一不像。 考虑到新兵人数众多且小兵比例高,在有限的集训时间内,既要让更多人领受这门训练,还要体恤小兵的身心受力,所以,每一班岗都由两人共同完成。但即使两人一岗,手里没有任何家伙的我们依然心虚胆颤,毕竟整座营区三面环山,宿舍房头几米开外就是茂密的橡树林,说不怕,基本是瞎话。为壮胆,上哨的新兵,一般先到食堂的柴垛找一根握着顺手的劈柴才觉踏实。 按要求,在零下二十来度环境里站岗须按规定着装的,否则,人身体十几分钟就能冻透。除棉衣棉裤皮帽基本穿戴,还要在棉衣与衬衣之间加穿绒衣绒裤,最外面再穿羊皮大衣,并将皮帽的护鼻扣上预防冻伤。 新兵岗哨的警戒区,主要是司训队食堂、仓库、附近车库、以及稍远一些的俱乐部和机关楼,倘若走走停停,一圈下来大概20分钟,走三圈差不多就能换岗。全连轮岗采用的是大循环,从1排1班开始,依序向后移交。从每晚8点到第二天清早6点,都是双人一岗,等4排20班执勤任务结束,再从1排1班开始下一轮循环。不知因了什么,我和副班长吕旭东的站岗时间基本都在后半夜,一直到集训结束都没有改变。 距离1970年元旦差不多还有一周,南天门北坡山坳的夜里温度已被寒流逼到了极致,以至于后半夜站岗,山上的橡树林总频繁传出树皮被冻破,抑或枯枝被折断的“噼啪声,那声音很脆,在静夜的山坳一传老远。起初听那声音确有点瘆人,毕竟人穿行于密林,也会因碰断树枝或踩断脚下枯枝发同样声响的。清脆的“噼啪声常惊得我激灵一下,能感觉到浑身毛孔收缩的瞬间,从头皮沿脊背到全身,似被无数针尖隐约轻刺的奇妙感觉,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有吓得头皮发麻的真实感受。其实,真正让我们心存恐惧的,还是稍早前听老兵说过的周围山林经常半夜打信号弹的事儿。在万籁寂静深夜,耀眼的一道白光冷不丁“歘的一下从离你不远的林子窜上天,视觉受到冲击的同时,也会对这种专用于传递某种战斗信息的武器心怀恐惧,人瞬间就能紧张得汗毛竖立,因为你压根不清楚那信号弹具体传递了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据说,为了解开信号弹谜团,一些猎奇的士兵曾进山搜寻过打信号弹的人,但每次都因山高林密定位困难而一无所获。即便落雪了,也很难在杂乱的脚印中区分哪是下套的猎人所留,哪是敌国的特工所留,团里只能以静制动。为防范可能的不测,各单位除增强营区内油库、停车场,以及枪械、军需仓库的警戒等级,还对配电及食堂等建筑加强了戒备,它们都是夜班岗哨格外留意的地方。但神秘的信号弹仍时不时投下一抹肃杀的白光,而后很长时间不再现身,似乎专等着人们快要将其忘记的某个时刻——“歘地再来一颗。其间隔无常,规律难觅,甚至没人能说清楚那信号弹为什么总是白色,又打给谁看? 元旦前的气温虽然很低,但山梁上继续挖堑壕的新兵们依旧挥汗如雨。一天傍晚收工了,对门13班的沈阳新兵陈耀东兴冲冲过来找我,他客气地跟我说了一番很长的话,我理解了一个大概连里准备搞一台迎新年联欢晚会;每排出3、5个节目;排长让他物色一些有文艺细胞的人完成这任务;节目由他来定;可脱产排练。 “我好像不会什么呀! “你谦虚了茂森,在会议室开会前集体唱歌我就坐在你旁边,听你嗓音不错,调也挺正,独唱肯定有戏。 “歌倒是能唱几段,不过都是语录歌。 “咱元旦不唱语录歌,大哥给你挑了一首〈八角楼的灯光〉你看行不?说完,陈耀东将事先不知在哪一张报纸上剪下的纸片儿塞给了我。 “这歌我知道,会哼两句,但唱不全,不识谱呀! “不识谱不要紧,只要肯学,大哥教你呗!一时间,陈耀东的热情与真诚感动了我,虽然在跟他哼唱的过程觉得有几句调很高,唱起来十分勉强,但为支持他的工作,最终还是答应试试看。 陈耀东是1949年生人的老初三生,和我们小本4年13、4岁的小兵相比,年龄和阅历都在天花板水平。其一米八五的个头,无论站横排或竖排队列里,都像羊群中的一匹骆驼引人注目。他一脸浓密的络腮胡散发着力量,偏长的脸,突出的大下巴,皆预示此人聪慧、倔强。 陈耀东写一手好字,悉韵律,识简谱、五线谱,还会吹口琴……。他嗓音独特,“膛音很重,3排排练节目的“三句半和“枪杆诗等台词,均出自他的手笔。 节目的排练场地就在陈耀东所在的13班和我们班,由于两家是对门,他两个宿舍来回跑,一会说戏“三句半,一会指导“枪杆诗,见有不合适的台词马上就改。在指导我〈八角楼的灯光〉演唱的感情抒发上,他先唱给我听,而后再听我唱。其实,陈耀东的嗓音真的挺不错,标准的男中音,甚至我曾劝他由他独唱或许更好。陈却说“不是我不想唱,而是高音部分我真唱不上去。可见他的坦诚。遗憾的是,由于自己发声技巧存在问题,加上刚好处在变声期,练歌仅3天嗓子开始嘶哑,甚至说话都困难,并无缘那场晚会,但〈八角楼的灯光〉的美妙旋律,却长久沉淀我心里——“……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 新兵集训结束后,我离开了汽车十团,曾与陈耀东保持了三年的书信往来,他每一封回信的同时,几乎都把我的去信转寄回来,细心的他会用红笔在我的信上标出病句和错别字,就像我的语文老师。

小说《新兵》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